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她说:“我们为什么要生孩子?” | 特写

2022-04-21 19:27:19    来源:DoNews

撰文 | 程书书编辑 | 李信马题图 | IC Photo

「观念」的差异

“我爷爷奶奶们认为多子多福,所以生了我爸爸、大爹、姑妈、小姑四个孩子;我爸爸妈妈们认为养孩子老了有依靠,所以即使在最严的计划生育年代还是生了我和弟弟两个孩子;如今他们催促着我赶紧结婚生孩子,可我却想不出为什么要生孩子?。”

25岁的小琴毕业后,面对家人们突然开始的催婚,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她从来没想过,一直让父母引以为傲的自己,会成为他们的“说嘴”对象,而原因只是“还没有结婚”。

“我不明白他们怎么突然就变了,明明我小时候每次取得好成绩,他们都那么开心。我都还记得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他们和亲戚聊天假装不经意的说出我考上的大学名字后,还要再加上一句‘是所985’的自豪表情。怎么大学读完,就因为没有男朋友,我想继续读研变优秀,或是努力工作寻求更好的发展,就不能让她们像以前那么自豪了呢?”

小琴尝试过和家人沟通,但妈妈给出的说法是,事业可以以后慢慢拼,但生孩子要趁早,早点结婚才能早点生孩子。这样的说法令小琴哭笑不得,她为此和妈妈争辩道:“那我为什么不能先拼事业,有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再生孩子?”

“生孩子得趁早,二十多岁生完好恢复,年纪大了不好生。”

“不好生我就不生了,去领养一个,或者不要小孩。”

“没有小孩,你老了怎么办?”

“老了,我有钱可以去养老院。”

......

最终她和妈妈的沟通以无效告终。

父母们延续着养儿防老的思想,认为有了孩子将来才能老有所依,生孩子是人生的必须项,而年轻人却认为自己的财富积累才是保障,更倾向于先积累财富,对于结婚生子的态度则更多的是顺其自然。

至于将来会要几个小孩,小琴表示:“虽然妈妈一直给我说生两个孩子,他们相互可以陪伴,但如果我生孩子大概率还是生一个。”她认为,生孩子并不是把他生下来,提供一日三餐之后托付给学校,父母能给到教育陪伴以及创造出好的成长环境才是养孩子的前提条件。“我得确保我能同样给到两个孩子这些,我才会去生二胎。可现实问题是,攒够足够的物质条件后,我的身体条件是否还能生二胎?我是否还有同样的精力去陪伴和教育他?”

同样担心自己没法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27岁的王月表示自己可能以后不会选择要小孩:“我觉得我的性格太过内向悲观,大学毕业后我就一直帮家里的生意弄电商的一些小事。我不善于和人打交道,至今母胎solo。我不确定我会不会结婚,而即使结婚了我也不确定我是否可以教育小孩,我不想让ta像我这样孤僻,但是显然我可能没法教育ta如何成为一个外向乐观的人。”

在当代年轻人的观念中,生孩子的意义已经不再是“为了XXXX”的手段,而是满足多个前提之后才考虑的“结果”,这显然与传统观念产生了冲突。在4月18日《人民政协报》发布的题为《如何破解适龄人群不婚不育难题?人大代表这样说》的文章中,湖北省荆州市人大代表、荆州市婚姻家庭法学会会长、长江大学法学院院长李华成教授表示,我国一直有着早婚多育的文化习俗,“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多子多福”一直是我国历史上的主流文化观,而“不想婚”“不想生”现象主要发生在近些年。

值得一提的是,李华成认为,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今天,大学生很容易受到西方一些不良婚育观的影响,这也与社会上“教育耽误婚育”的观点颇有相似之处。

此前,江苏省统计局网站曾发布报告《2021年江苏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转负》,统计数据显示,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中,生育一孩居多,接近70%;高中文化程度者生育一孩和二孩的占比相当,都在47%左右;小学及以下、初中文化程度者以生育两个及以上孩子居多,占比分别为63.42%和59.21%,在未生育的女性中,高学历者所占比重也超过了一半。并给出结论: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会导致少生或不生。

图片来源:江苏省统计局

此文引发起不少网友议论:“将教育和生育直接进行推导是否是对的,难道要为了多生孩子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 ”

也许我们该去问一下,受教育程度更高的女性,究竟为什么不愿生孩子。

选择生育=选择「牺牲」?

受教育水平更高的年轻女性们,重视对孩子养育的“负责”,也重视对自己的“负责”。

23岁的小雨和男友相处稳定,对方父母也一直在催促他们结婚,然而小雨认为,现在结婚还为时过早。她表示,至少要等到自己和男友都在工作上有了一定的发展,存下一定的存款才会去准备结婚。“我们刚刚毕业开始工作,没有什么积蓄,男朋友虽然工资比我高一些,但也不能说可以负担所有结婚后的开支。如果这个时候去结婚生孩子,我们就得啃老了。可我毕竟也上了这么多年的学,我不想还成为一个啃老的人。”

按照科学的生育理念,女性的最佳生育期在23-30岁,30-35岁是次佳生育年龄,超过35岁就属于高龄产妇,而一般大学毕业生的年龄普遍是在22-24岁之间。如果说女性想要在最佳生育期生孩子,就意味着她们毕业后就要开始准备着结婚生子。显然,就像小雨所说,这个时候去结婚生孩子,大概率需要父母在物质上支援。但受过教育,思想独立的她们一方面背负着父母供养自己上学多年,毕业后还要啃老的思想压力,另一方面,她们也并不愿意自己上学多年,就是为了结婚生子。

“23-30岁是一个人的黄金 年龄,是最佳的生育年龄,也是年轻人最佳奋斗的年龄。看你是用它来投资婚姻,还是投资自己。”29岁的慧心把23-30岁这段时间当作一道选择题,她自己勾选了后者。

慧心2015年毕业,从北京辗转到义务、宁波,之后又回到义乌,从网站编辑到新媒体运营,最后做到一家中型设计公司的设计总监,月薪16K+,年底有分红。一路走来,她已经成为别人口中的“大龄剩女”,但是对于当初的选择,慧心没有任何后悔。

“像我这样大学毕业以后普普通通正常工作的人,可能得到二十八九岁才会有职业上小的高峰,或者说积累到足够多的经验、人脉,去实现一个转身。这个时候是我事业的黄金期,我正想努力一把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让我去结婚,我可以结婚,但我绝对不能生娃。”慧心并非是只顾事业的极端不婚主义者,只是在人生价值体现的排序中有着自己的准则。“坦白讲,我以后应该会要一个小孩,但这也得是几年之后了,如果那个时候我身体条件还允许。”

生育优先度的后置,带来的是生育年龄的增大,进而是少生甚至不生。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中国妇女的平均生育年龄已达29.13岁,即将超出最佳生育期的上限,而我国的婚育年龄还依旧在不断地推迟进程中。

25岁的王和就表示,自己女朋友一再和他强调过,以后结婚只生一胎。“可能是在网络看了太多大龄生育的危害感到焦虑,她觉得过了28岁生孩子对身体很不好,而我们现在也来不及在28岁之前生两胎。”

对此,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周燕芳提出一条建言:鼓励和保障在校硕士和博士生结婚生育。建议在校女研究生和博士享受法定产假,博士在产假期间也可正常领取补助;增加学制弹性,根据产假时长适当延长毕业期限。

对于有生育意愿,想生多孩子的人而言,这条建言十分有用,在校期间就可以就将结婚生子的问题解决,以后就能无后顾之忧的去打拼事业。然而,对于没有生育意愿的人来说,这条建言意义不大。

23岁的文文,和谈了两年的男朋友是同一所学校里的在读硕士生,两人计划好毕业两三年后再结婚。但文文很早就对男朋友坦白过,自己以后要做丁克。“在父辈的传统思想里,认为女性结婚后就是在家相夫教子,男主外女主内的。可是我和我男朋友两个受教育程度是一样的,以后的收入水平也不会差太多,我不想为了家庭牺牲自己。”

在文文看来,虽然社会提倡男女平等,但是在大众的思想里,还是理所当然地认为有了孩子后,妈妈就应该多付出一些,而爸爸的主要职责就是赚钱养家。比起在家里围着家务和孩子转,还被说是“被养”的人,她更愿意是那个养家的人,她也可以赚同样多的钱,在事业上创造价值。

今年两会上也出现了一些针对生育女性职场保护的建议,如出台男女同休产假政策、加大对女性聚集企业支持力度、建议用人单位允许女职工产后一年远程办公乃至给让家庭主妇煮夫成合法职业,可申领政府补贴等。但文文依旧认为,她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不只是生孩子。

今年33岁的刘丹,已经做了将近六年的全职太太,她很少能有个人时间:“老公跑工程,一走半个月。公婆在乡下开厂子会补贴我们,但没时间帮忙带孩子。两个小孩全是我在带,大的刚上小学,小的才一岁多。” 每天送大女儿上学和辅导功课,带小女儿,要花费刘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不是钱的问题,我也是大学毕业,但是现在只能围着孩子转,感觉生孩子牺牲了个人价值。”

除此之外,她的社交也少了许多:

“我很少能和之前的闺蜜约会,每次她们都因为我带孩子,不得不找那种带有游乐场的商场,而且每次孩子都会出各种状况,导致匆匆结束见面。”

「成本」 :入不敷出

实际上,DoNews观察到,大部分年轻女性思想上并没有脱离结婚生子的人生道路,不愿意生孩子更多是基于现实考虑的选择。

“不是不愿意,是不敢,”25岁的林夕解释,“我和我老公都是独生子女,因为响应当时的计划生育政策,我们爸妈生我们的时候也比较晚,现在他们年纪也大了,我们不得不考虑双方老人养老问题。现在养小孩和我们小时候也不太一样,养孩子的成本要高出很多,如果没有一定的积蓄和稳定发展的工作,我们不敢贸然生小孩。”

大部分90后都是独生子女,这也就意味着一对90后小夫妻肩上,还扛着供养四个老人的重担。

已经结婚一年的林夕也时常收到来自双方父母催婚的压力,但在她看来,生孩子前至少要攒够30万块钱,其中给双方父母各准备10万以备突发之需,而剩下的10万是作为生孩子的费用。“即使现在工作有生育津贴,生育时能报销,一些政策给到生育家庭补助,但是对于养孩子而言几乎还是杯水车薪,还得是自己有能力养。”

生一个孩子能用得了10万吗?

“能!”去年9月份在北京生完第一胎的小水对此肯定到。孩子刚7个月大的她大致算了一个账:“怀孕期间,我因为孕吐住了5天医院,之后正常检查、拿药,产前费用共花去近13200,报销3768( 其中门诊检查报效3000,挂号费768)后自费是不到一万;顺产实时报销后产生费用1500,生孩子在医院里共计花了11000。

孩子日常需要的奶粉和尿不湿我家买的都是最便宜的,奶粉150元一桶(不少家庭是300块钱一桶),一个月3到4桶520元;尿不湿8毛钱一片,一个月200元;孩子每天吃的ad和钙每月 50元;衣服及被褥每月200元(婴儿长的快,换的勤;衣服不止包含衣服,还有口水巾围嘴等等数十样,而且每一样每一个尺码都要备2-3件,要不换不过来);7个月要吃辅食,每月100元,再加上玩具书本日用品打针什么的,每月花销差不到在3000元左右。我是从外地嫁到北京的,公婆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妈妈也无法过来帮忙带小孩,每个月还要再花7000块钱请月嫂。算下来每个月花孩子的花销是一万块,这样的情况要持续到孩子3岁后进幼儿园。”

综上,仅为了养育孩子,小水家每年的额外花销超过12万元。虽然她的花销不能代表大部分家庭,但根据《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版 》中统计,0到3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也不低于10万元,这相当于生孩子前必要的“起步资金”。

报告数据显示,全国怀孕期间的成本是10000元,分娩和坐月子费用是15000元,0-2岁婴儿的养育成本一共是64677元,从怀孕到孩子2岁,要花去89677元。

原国家卫计委在 2017 年进行的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育龄妇女不打算再生育的前三位原因依次是“经济负担重”、“年龄太大”、“没人带孩子”,分别占 77.4%、45.6%和 33.2%,有超三分之二育龄家庭因为生育成本的压力影响了生育意愿。

为此,国家及各地方政府也不断给出一些补助政策,例如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再比如吉林省宣布向计划生育的夫妇提供高达20万元人民币的贷款,外加减税和现金捐赠;新疆石河子市对生育二孩家庭进行分娩补助,对0-3岁二孩家庭给予适量奶粉补贴;湖北仙桃市生育二孩家庭可获1200元补助......但不少像林夕一样的年轻人还是认为:“补贴只是补贴,养娃还是得靠自己。”

「教育」:起跑线也是生育线

对已经养娃的家庭来说,教育可能才是最大的成本支出。

据《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版 》数据显示,孩子在6-14岁以及15-17岁阶段的养育成本分别是45%和21%,这两个年龄阶段正对应小学和初中阶段。

图片来源:《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版 》

随着自身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年轻父母们更加重视孩子的教育,开始在给孩子争取“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上“内卷”。如之前炒的火热的房房、大行其道的课外辅导机构,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家长们即使勒紧裤腰带也要硬着头皮上,

这些为了争取“教育优势”而产生的费用,甚至比养孩子本身还要多。

2021年,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多个城市加快学区改革,施行多校划片、分配名额、教师轮岗等措施促进基础教育公平,以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淡化学区房概念。同年9月份,国家又颁布“双减”政策,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外培训负担。

在今年的两会上,还有呼吁取消中小学课后服务收费等的建言,以消除家长们担心在教育资源上“不平等”的焦虑和压力。

然而真的可以消除吗?

35岁的夏新即将迎来自己的第一个小孩,她坦言,没怀孩子之前她就有些焦虑,不知道能给孩子什么。尽管她和老公已经在教育资源十分优渥的北京买了房子,在怀上孩子后,她的老公依然因为不知道怎么把孩子弄到北京教育资源更好的海淀、西城上学而倍感压力。“虽然国家在弱化学区放概念,但是它只是弱化,而且什么时候真的弱化到毫无影响,大家也不知道。而目前的情况是,好的教育资源就在那些地方,好多家长不都为了去海淀、去西城,去买一个三四十平米的小房子。”

夏新并非是盲目的追求海淀西城的教育资源,而是对环境很在意:“现在学校里面拼的其实已经不是单纯的老师资源了,还有家长的资源,比如学校里面经常会让家长来给孩子上课,或者牵头举办一些活动,西城那边金融业的多,海淀那边基本上都是工程师,在这里生活工作的家长们自然也就能提供一些活动资源,如果孩子正好也在这个班里,还能沾沾别人的光,这是在别的地方很难有的机会。”

可买学区房谈何容易,大多数家长只得在课外辅导上砸钱。

28岁的晶晶之前是武汉一所教培机构的老师,因为双减教育机构无法开课选择了离职。凭借着给之前积累的生源做家教,每月收入能保持在一万以上,有时还高于之前的收入。“虽然是提倡双减,减轻学生负担,可是已经‘内卷’习惯了的家长怎么肯这么容易放弃,尤其我还带有初三的学生,即将面临升学,家长也不敢放松。”

事实上“双减”之后,部分家长们要出的费用反而高了起来。家住北京的鑫淼,因为和老婆工作繁忙,老人又没法给孩子补习,只能在“双减”之后请家教。“之前上补课班,一个课时在两百到四百之间,但现在老师来家里一对一的补,一节课收费是1000元,一个星期3-4个课时,不补没办法,我们也没时间辅导。”

除了“双减”后暗地里依旧存在且成本更高的学科辅导,一大批素质教育类辅导也开始兴起。

《21世纪商业评论》题为《一次意外停课 京城火爆的兴趣班暴露了》的文中提到,诸如东方启明星(4-16岁青少年的篮球培训)、贝尔机器人(3-18岁青少儿的机器人编程教育服务机构)、卓美儿童戏剧(儿童戏剧教育培训)等教辅项目,课时收费从100元到400元不等,也在对家长们的钱包虎视眈眈。

「三胎」 生不生?

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发布的《老龄化与人口政策》数据显示,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放缓,从1982-1990年间的年均增长1.56%降低到2010-2020间的0.53%。不断走低的生育率,导致人口结构越来越趋于少子化和老龄化。数据显示,中国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的数量和比例持续增长, 2020年达1.91亿(13.5%),接近深度老龄化(14%)。

中国人口迅速少子化和老龄化,将对创新力和综合国力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老龄化与人口政策》中数据显示,我国动年龄人口近十年有所下降,目前为9.68亿,于此同时我国总抚养比近十年开始上升,从34.2%上升到45.9%,其中老年抚养比上升幅度较大,从11.9%上升到19.7%,养老负担逐渐加重。

提高生育率显然已经迫在眉睫,2021年5月31日,国家开放了三胎政策。

然而据育娲人口在 2021 年 12 月发布的《中国人口预测报告 2021 版》分析,中国 2021年的生育率很有可能已经降到了 1.1,处于世界最低之一,而中国在房价和教育方面的养育成本相对于收入也几乎是世界最高的。繁重的压力之下,究竟是否还有人愿意生三胎?

还是有的。

已经有了两个女儿的全职太太刘丹在对话中就表示,虽然生孩子一定程度上牺牲了自己的个人价值,自己也并不是非常喜欢小孩子,但很有可能以后还会生三胎。“我公婆还是有些老思想的,他们就我老公一个儿子,特别希望我能生个孙子。而且他们是开厂子的,在物质上能补助我们许多,所以在生三胎上我们没有太多物质压力,所以我也找不到理由去拒绝。”

情况和刘丹一样的还有35岁的小萍,她的婆家是做生意的,家境殷实,结婚后就做了全职太太的她在公婆的期待下,生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前两胎是儿子,家人都说再生个女儿就有了件贴心小棉袄,我觉得也是,家里又不是养不起。”

家庭富裕的刘丹和小萍在长辈的期待下有了生三胎的想法或行为,而在一些贫困山区的家庭里,生三胎则是因为多养一个孩子不会花费太多的额外成本,在国家扶持政策下,孩子中如果有一个读书成功,或许就能带来整个家庭的改变。

反而是位于中间社会阶层的大多数人,相比上一代人,受过更高水平的教育,也因此对未来有更多的思考和忧虑。从物质、教育以及个人发展等角度真正减轻她们的压力,而非仅仅通过倡导来提高生育率,也许会更有效果。

标签:

相关阅读

精彩放送

AI超拟真有声书《智能交通》上线 李彦宏300句话生成20万字语音作品

饿了么上线消费者碳账户“e点碳”

特斯拉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58% 汽车总交付量310048辆

新能源汽车“带货” 镍需求量大增;经济日报:谨防国际粮价高位波动传至国内;特斯拉正...

永辉自有品牌推新品玉米汁 正式进军谷物饮品赛道

消费者投诉:锅圈食汇售卖变质食品 食材吃出头发

卡士们“卡”在冷链里

消费者投诉:橙啦教育旗下原力英语虚假宣传 一年级孩子无法学习

比特币24小时内跌破4万美元,以太坊跌破3千美元

开源引擎Cocos完成5000万美元B轮融资

瑞幸咖啡宣布完成债务重组 破产保护程序正式结束

闪回科技获行业首家“碳中和承诺示范单位” 累计回收数千万台手机|碳中和在路上

YouTube称画中画功能将在未来几天内登陆所有iOS 15设备

科大讯飞2021年营收183亿元 同比增长40.61%超预期

IDC:2022 年第一季度传统 PC 全球出货量下降 5.1%

印尼技独角兽GoTo上市 市值达到300亿美元

京东担起新型实体企业社会责任,全力以赴投入上海抗疫保供

六部委推动轮胎产业数字化转型,新能源材料需求稳步增大

Apple TV+将每周免费转播两场MLB比赛 用内容促进硬件销售

支付宝 App 关闭首页“活动推荐”;高通完成Arriver业务收购;长城汽车3月销售15057台|Do早报

比亚迪发汉家族全新车型 售价21.58-32.98万

国产电影没有“清明档”

马斯克建议对推特订阅服务进行大改

新加坡推出首个全国航空安全计划 希望将安全意识注入行业文化

SpaceX运送首个全平民乘组抵达国际空间站;腾讯视频将于4月20日上调会员价格;受疫情影响...

半导体协会:2月全球销售额增长32.4% 中国增长21.8%

盒马陆续恢复上海门店的线上运营

知乎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证监会核准两家企业IPO;小米集团耗资约4987.34万港元回购378.9...

马斯克:Cybertruck 会在 2023 年开售

探店 | 符合东方人的健身模式能否获得团操粉的偏爱?

伊利在食品行业首发“双碳目标” 将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 |碳中和在路上

美团外卖启动“繁盛计划” 王莆中:未来30年内社会餐饮将超过家庭餐饮

京东汽车与3M达成战略合作

Google Docs 将可用 Emoji 作注解

销量增加,问题暴露,几何汽车如今现状!

淘宝账号名修改功能4月底前全面上线

消费者投诉:橙啦教育虚假宣传,霸王条款

“全零售+娱乐化”,国美迎来事业第二春

AI最新榜单发布:阿里RISC-V处理器获AIoT四项第一

造车新势力洗牌:“蔚小理”难逃亏损,“哪零威”试图超越

高通公司完成从SSW Partners收购Arriver业务

三月份紧凑车型投诉榜出炉,神车卡罗拉上榜

领克01频繁被投诉,其质量真的过关么?

近一个月中型车投诉榜单出炉,3系天籁均有上榜

清明档票房同比骤减86%,不足五成影院开业上演“绝地求生”

手机回收市场升温 我国超7成废旧手机闲置在用户家里

前苹果工程师描述了乔布斯第一次看到FaceTime演示时的反应

同程旅行2022清明旅行消费盘点,民宿露营受关注,本地游成主流

经济日报:切实补齐乡村建设短板;美国禽流感持续恶化 专家称可能导致供应链危机;星巴...

大卫·爱登堡献声,Apple TV+ 最新作《史前地球》今年 5 月上架

波士顿动力 Stretch 机器人最快要明年才能交货

日本四大摩托车品牌与 ENEOS 共同成立换电公司“Gachaco”

江苏沿海 将在三年内建成110公里高铁 |碳中和在路上

艾吉威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在日化工厂投用

宁德时代、LG新能源市占率差额扩大 | 碳中和在路上

IDC:非洲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 11.3%

我在等一个时髦的春游|SKECHERS

2022年度移动应用创新赛开启

茶颜悦色:6月份进驻重庆开新店

京东科技“微光行动”持续发力 企业金采助力企业采购更便捷

猎聘数据:近6成应届毕业生期待月薪为5000-8000元

B站全资入股广州魔爆网络 再进军手游行业

以“数”为基,京东科技服务雄安新区“人城数”协同发展

京东云无线宝召开春季新品发布:无线宝AX6600 预售低至799元

索尼移动公司正式成立,总裁兼CEO为川西泉

Alexa新增购物提醒功能 Prime用户可用Echo随时下单

“蚂蚁315”规范平台用户协议:增设AI评审 可排查不规范条款

苹果公司与LG公司正合作开发一种可折叠的OLED显示面板

国家能源局 科学技术部:推进“十四五”能源科技创新|碳中和在路上

极氪001销量火爆,但背后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觑!

三月汽车投诉榜来袭,前几名问题很严重!

IDC:2021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9.2%

联想首次公布冬奥全线技术:七个信息系统及4级管理岗

有赞大裁员 | 劳资观察

京东云发布碳中和全景图 为企业提供能耗管理服务|碳中和在路上

文化和旅游部十大举措力促旅游业恢复发展

苹果可能推出可磁力吸附在iPhone上的游戏手柄

2027年实现碳达峰 2060年实现碳中和|碳中和在路上

大咖热议, 网安从合规迈向对抗时代面临哪些挑战?

微软 Build 开发者大会 5 月 24 日登场,仍以线上形式展开

咖啡格局已变,还能容下瑞幸?

贝壳租房发布微光服务保障体系,推出七大服务保障

BOSS直聘春招报告:中小企业提供60%博士岗位,人工智能招聘规模增87.7%

史上最大加密货币黑客事件之一:区块链平台Ronin超6亿美元加密货币被盗

苹果和Meta被曝曾向冒充执法官员的黑客提供顾客数据

美团重回亏损,扭盈未来可期? | 热点关注

山东潍坊市全速推进各项水利工程建设争进度 确保实现水利首季开门红

山东临朐县设立博士服务站搭建人才服务平台 有效畅通信息对接渠道

山东寿光推动产业领军人才向产业融合加速集聚

山东复制推广自贸区烟台片区16项创新成果

山东平阴县孔村镇多措并举推进禁种铲毒工作

不容易的网易云音乐 | 热点关注

青岛市城阳区健全工作机制筑牢反走私防线 加大反走私工作力度

美图发布2021年财报:VIP订阅及影像SaaS业务同比增长146.9% VIP会员达约400万

携程:清明小长假 精品民宿订单量增长超过50%

钢铁行业“以氢代碳”新进展:首次试验高炉纯氢冶炼技术

Dyson Zone发布:一款能戴在头上的“空气净化器”

网购老年人,谁的下酒菜?

苹果Apple Car新专利获公布,可召唤车辆接载用户

英伟达推出Omniverse Cloud:成为全软硬件堆栈的平台运算型公司

2021中国VR市场:字节Pico、爱奇艺奇遇双品牌锁定第一阵营

全球VR头显出货量破千万 开启内容生态新竞争

沃尔沃台州工厂 实现100%电能碳中和

领英发布报告:全球绿色人才涨幅达38.5%,碳中和在路上

百度前Apollo平台研发总经理王京傲加入云骥智行 担任CTO

背靠“大众”,新杯装旧酒的思皓如今怎么样?

Nreal完成6000万美元C+轮融资 阿里巴巴领投

宝宝树2021年营收同比涨幅达32.8% 月活用户增至2160万